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006819
参七饮治疗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42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15日 闫杰 左彦珍 玉美花 阎英杰 闫纪琳 潘书梅 范凌云
第1页

    参见附件(4214KB,3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参七饮治疗糖尿病性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 DCM)的临床疗效。方法 DC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并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组加服参七饮,观察参七饮治疗DCM的临床疗效及HRV(心率变异性)、血脂的变化。结果 参七饮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总有效率90.5%,与对照组相比(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有效改善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调节血脂,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参七饮能明显减轻DCM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肌缺血状况,对患者心率变异性有明显影响,并具有调节血脂作用。

    【关键词】 糖尿病性心肌病;中医药疗法;参七饮;心率变异性分析;血脂

    

    糖尿病性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 DCM)是指发生于糖尿病患者,不能用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及其他心脏病变来解释的心肌疾病。该病在代谢紊乱及微血管病变之基础上引发心肌广泛灶性坏死,出现亚临床的心功能异常,最终进展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重症患者甚至猝死[1]。本文通过参七饮对DCM患者临床症状、心率变异性分析、血脂的影响,探讨参七饮对DCM患者的疗效和作用机制。

    1 临床资料

    82例DCM患者均为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就诊的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专家咨询委员会正式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同时符合DCM诊断依据:患者DM病史超过5年,有劳累性呼吸困难、心悸、胸闷,心电图有心肌缺血的表现,水平型或下垂型ST段,T波倒置等,或根据Holter检测有变化(ST段压低≥1 mm,持续时间≥1 min)心脏超声示心脏增大,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肌病和心脏病。符合中医胸痹诊断[3],辨证为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自愿接受治疗的患者。用控制饮食和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在此期间均无酮症、感染或低血糖发作过去一年内无心肌梗死或急性脑血管疾病。所有病例按照就诊顺序和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病程5~21年,平均(12.46±6.18)年,年龄40~67岁,平均(56.72±10.15)岁。对照组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病程5~20年,平均(13.18±6.47)年,年龄43~69岁,平均(57.43±10.71)岁。经统计学处理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单硝酸异山梨酯20 mg,2次/d,口服(欣康片,20 mg/片,山东鲁南制药厂生产);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1次/d,口服(0.1 g/片,德国拜耳公司生产)。治疗组加服参七饮,治法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由太子参30 g、麦冬15 g、五味子15 g、丹参15 g、降香9 g、枳壳10 g、红花9 g、当归10 g、葛根15 g、川芎15 g、三七3 g(研末1.5 g/次,2/次,中药冲服)组成,由本院煎药室统一加工为汤剂,200 ml/次,2次/d,30 d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由首都医科大学首医临床医学科技中心提供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试剂盒,柱层析法)、心电图、心脏超声、血脂。

    心率变异性分析:24 h动态心电图(惠普43400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及心率变异性分析(软件为DelMar HRV Analyzer)。心率变异性(HRV)时域分析指标:①SDNN:正常RR间期标准差(单位ms);②SDANN: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ms); ③RMSSD:相临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ms);④PNN50:相临两个RR间期>50 ms的个数占一定时间内RR间期总个数百分比。心率变异性(HRV)频域分析指标:①高频(HF):0.15~0.40 Hz;②低频(LF):0.15~0.04 Hz。人工计算出LF/HF比值,即交感迷走神经功能平衡指数。所有结果均采用(x±s)表示,均数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临床疗效 疗效标准参照相关文献制定[4]:显效:劳累性呼吸困难、心悸、胸闷等临床症状消失,ST段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ST段上升>0.05 mV,但仍未达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5%。对照组显效例15,有效例12,无效13例,总有效率6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2 治疗后 治疗组各项时域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频域指标LF、LF/HF较治疗前降低,HF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各项时域指标较治疗前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频域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3 两组治疗后各项时域指标、频域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4 治疗前后两组血脂变化见表2。

    3.5 治疗后测HbA1c(%),治疗组为(8.74±1.98)%,对照组为(8.81±2.1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70.05)。

    糖尿病性心肌病作为糖尿病患者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高心血管发病率、高病死率的首要原因,属中医“消渴、胸痹、心悸”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病机主要为阴虚燥热耗伤气阴,久病及心,致心气阴两虚,心体受损,因虚致瘀,瘀血痹阻心脉引发本病,病变总属本虚标实[5]。参七饮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治法,方中以太子参为君,佐以麦冬、五味子共补心之气阴,治其本虚,丹参、降香、枳壳、红花、当归、葛根、川芎,活血理气、化瘀通络;三七,味苦微甘,善化瘀血,临床及基础研究证实,具有强心、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谢、抗自由基、抗凝、钙拮抗等作用,并且三七总皂苷能在细胞水平保护心肌细胞缺血损害,保护心肌超微结构,同时三七总皂苷有降血糖作用[6,7]。诸药合用标本兼治。本研究表明参七饮能够明显改善DCM患者胸闷、气短、劳力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心电图STT心肌缺血改变也得到明显纠正。同时治疗组血脂各项指标也明显改善,说明参七饮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临床观察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bility,HRV)各项指标,DCM患者治疗前HRV降低,治疗后缺血症状及心电图改善,HRV指标升高,说明心肌缺血幅度与病情呈正相关,与HRV呈负相关,说明HRV检测具有早期诊断和预测是否伴有自主神经损害、评估心肌缺血病变程度的价值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214KB,3页)